关键点一:
优化措施不是放松防控,
已成立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表示,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不是放松疫情防控,而是体现更加科学精准,体现与时俱进,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做到既防住疫情,又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保障的影响。
基于我国人口规模巨大、脆弱人群数量多、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且地区、城乡之间分布不平衡等现实,结合我们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等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结果,经专家深入研究论证,提出了二十条优化措施。优化后的措施,能够明显缓解各地疫情处置过程中的集中隔离资源紧张、流调队伍不足等问题,将有限的防控资源尽可能投入到疫情传播风险高的人员和区域上去,以最小代价,在最短时间,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加强对于“一刀切”和“层层加码”问题的整治力度。各地已经成立了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国家卫生健康委每天都在进行调度,对于各地网民、人民群众反映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转交给有关地方予以推动解决。对于在整治“一刀切”和“层层加码”问题中好的做法、好的经验,要及时总结和交流,对于一些典型事件要进行曝光。
关键点二:
优化措施来自科学数据的支撑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表示,二十条优化措施在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对风险人员管控、风险区域划定、入境人员管控、医疗服务和疫苗接种、重点场所防控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这些调整是基于多地疫情防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相关评估数据做出的。跟大家生活最息息相关的是以下几条:
一是密切接触者的管控措施由“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之所以做出这一调整,是依据我们的评估数据。今年4月奥密克戎BA.1、BA.2变异株在我国流行,我们在7个城市开展了第九版防控方案试点,试点监测数据显示:密切接触者的阳性人员中,末次暴露后5天内检出阳性比例为89.1%,7天为97.3%;7—8月,BA.5、BA.2.76成为我国主要流行株,我们对第九版防控方案进行实施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密切接触者3天内检出阳性比例为81.4%,4天为90.1%,5天为94.5%,7天为99.7%。随着病毒变异,其潜伏期逐渐缩短,在5天内发现阳性的概率很高。此外,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集中隔离时间由7天改成5天预计可节省大量隔离资源(约30%)。同时,考虑到奥密克戎最长潜伏期为8天,5天集中隔离结束后实施3天居家隔离能最大限度管控住风险。
二是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评估显示,密接的密接人群规模大,但感染风险极低,阳性检出率仅为3.1/10万。通过及时判定并管控密切接触者,就能降低密接的密接转阳的风险。因为极低的阳性概率造成大量人员被管控,两害相权取其轻,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三是取消中风险区判定。对风险区的划定从第八版防控方案实施时的高、中、低风险区和封控、管控、防范区并行,到第九版防控方案的高、中、低风险区,再到现在的取消中风险区;对高风险区的划定范围由区县到街镇,再到现在的楼栋、单元,这些变化正是科学精准防控的体现。评估显示,中风险区阳性检出率低,仅为3/10万。但中风险区划定后,导致大量人员被管控,出行和流动受到限制,同时消耗了大量基层工作人力。因此取消中风险区判定。
四是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评估显示,高风险区外溢人员阳性检出率为4.9/10万,均在风险区域划定后7天内检出。高风险区阳性人员外溢主要与风险区划定不及时、范围不准确、协查不及时有关,发生疫情的地方要第一时间精准划定高风险区并对社会公布。
五是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评估显示,解除闭环管理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感染风险极低,阳性检出率为1.6/10万。通过闭环和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规范开展核酸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感染者。
关键点三:
当前防控的重点是大城市,
难点是落实防控政策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目前国内疫情防控重点是人口集中的大城市的防控,难点是务必落实好防控政策。一是要提升监测预警灵敏度。进一步落实“四早”,加强风险地区和潜在风险地区研判,切实做到潜在风险人员早发现、早管控。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快速果断应急处置体系。特大城市和重点城市要更加突出精细、精准、高效,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强防控指挥体系建设,细化操作流程,发生疫情后立即启动应急指挥体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高效运转,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三是要做好聚集性疫情处置准备。做到核酸检测力量、流调力量、隔离资源、流动人员管理“四个统筹”。做好与城市规模相匹配的医疗救治能力储备。四是要持续打造强大社区治理防线。将城市治理的工作重心下移到城乡社区,提前掌握、动员区域党员、企事业单位干部等力量,加强培训和应急演练。
关键点四:
除了二十条优化措施外,
其他九版方案的要求仍继续执行
常继乐介绍,第一版到第六版防控方案针对的是原始株。第七版主要是针对阿尔法株等,第八版针对的是德尔塔株,第九版主要是针对奥密克戎。奥密克戎从最开始的BA.1、BA.2,到BA.5.5、到BA.2.76,到现在的BF.7,虽然都叫奥密克戎,但它一直在变。奥密克戎这个病毒全世界首次发现在2021年11月11日,这一年来,发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将近400种,但这些变化都是量变,没有质变,其传播力、免疫力逃逸能力明显增加,平均潜伏期缩短,现在不到3天,而且症状相对比较轻,重症和病死率相对比较低。同时,考虑到全球疫情仍然处于高流行和冬季季节影响等因素,结合今年7、8月份我们对第九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实际评估和近4个月的实战经验,经过研究论证,对第九版方案的部分措施进行了优化,形成了二十条措施。除了优化这些措施,其他的措施仍然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的措施执行。我国的防控实践证明,第九版防控方案是科学、有效的,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对九版方案的优化完善,除了二十条优化措施以外,其他九版方案的要求都要继续不折不扣落实好。
关键点五:
8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仍有待提升
常继乐说,截至2022年11月11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亿4100.7万剂次,覆盖人数13亿400万人,其中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7239.9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50%、90.26%。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亿976.7万人(含序贯加强免疫接种4687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2亿3932万人,全程接种2亿2806.2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60岁以上人口的90.65%、86.38%。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8090.2万人。
虽然我国整体疫苗接种覆盖率已位居全球前列,但8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为65%,加强针接种率为40%。根据香港今年上半年奥密克戎疫情的统计数据,疫情中死亡的人员96%为60岁以上老年人,71%集中在80岁以上老人。所以提高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全程接种率和加强针接种非常有必要,也非常紧迫。在这里我们也呼吁,老年朋友们不要相信网络上的谣言和错误信息,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及时进行加强免疫。只有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提升上去了,才能为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疫情政策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