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2-25日, 201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第十七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在陕西省西安市盛大召开。在此期间举行了《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雾化共识》)和《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版)》(以下简称《哮喘指南》)新闻发布会。
出席此次发布会的有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以及林江涛教授、康健教授、沈华浩教授、陈荣昌教授、文富强教授、周新教授、瞿介明教授、杨岚教授、周建英教授、郑劲平教授、王长征教授、黄茂教授、肖伟教授,应颂敏教授、代兵副教授等呼吸及危重症学科的共识专家组成员, 还有儿科申昆玲教授、耳鼻喉科王秋萍教授、药理学专家崔永耀教授等多学科的共识专家组成员,以及《中华医学杂志》宋国营编审、《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李文慧主任。
钟南山院士和王辰院士分别就“呼吸疾病规范诊疗展望”做了院士寄语。
王辰院士介绍了当前呼吸疾病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他特别指出,雾化吸入是目前成人及儿童哮喘疾病一个重要的疗法和方式,在使用和规范方面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雾化共识》是由呼吸学分会组织多学科专家经过多次反复修订共同完成的,突出了循证医学特点,主要谈雾化吸入疗法的指征和规范的操作方法。
“对雾化吸入治疗进行共识写作是一切研究的根本,一切临床治疗的根本。”他希望通过此次雾化共识的推动和促进,使广大从事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医护人员深入学习、理解共识内涵,在共识指导下,推广并积极开展临床实践,提高疗效,造福更多患者。
针对《哮喘指南》,钟南山院士表示,这一次新的哮喘指南在原有指南基础,有很大的进步,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在用药方面也适合中国特点,《哮喘指南》更新后,各级基层医院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无论是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都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钟院士呼吁中国的呼吸学界奋发努力,共同为呼吸疾病防治贡献一己之力,让呼吸领域有更大的发展。
《雾化共识》主要通信作者文富强教授和《哮喘指南》编写组组长沈华浩教授则分别就共识和指南的内容做了简要的介绍。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出台:多学科专家“会诊”雾化治疗,更规范、更实用
据文富强教授介绍,《雾化共识》由呼吸科、儿科、耳鼻喉科、胸外科、药理学科等20多位专家共同制定,对于雾化吸入装置、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和安全性、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雾化吸入注意事项和非雾化剂型使用原则4个部分做了详尽的规范和指导。主要有以下5大看点:
• 覆盖最多疾病领域:涵盖哮喘、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激素敏感性咳嗽,感染性咳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耳鼻喉科、儿科、胸外科10大主要疾病领域。
• 创新性地介绍了雾化吸入装置的种类、特点及工作原理:使临床医生对于可能影响雾化吸入效能的因素加以了解。
• 详细阐述国内现有雾化药物的药理特性:从药理学角度指导规范雾化吸入疗法的实施。详细列举了推荐药物的治疗指征,推荐剂量及使用方式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便临床参考,合理用药。
• 针对临床容易忽视的注意事项和非雾化剂型使用原则也做了详细的指导。
• 此次共识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均为国内外最高证据级别的:包括18篇最新发表的指南/共识,和40余篇最新国内外高质量临床研究,历时271天,修改稿件近80稿,最终发表在中华医学会会刊《中华医学杂志》第34期。
《支气管哮喘指南(2016年版)》的突出贡献: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哮喘治疗方式
新版《哮喘指南》由沈华浩教授牵头,携手林江涛、周新、王长征、赖克方、刘荣玉、李靖、万欢英、董亮、蔡绍曦、吴昌归、唐华平、黄克武、刘春涛、孔灵菲、刘先胜、金美玲、黄茂、谢华、孙永昌、苏楠、郭雪君等22位哮喘治疗领域的老中青专家,邀请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黄绍光教授、王光杰教授、陈萍教授 、殷凯生教授6位前辈咨询专家,历时近2年共同修撰。所有哮喘学组的专家全部参与此次指南修订工作。共检索文献11800余篇,经4次专家会议,最终于2016年9月发表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9卷09期,并将于2016年12月份发表英文版。
2016版《哮喘指南》在原有指南基础上的主要更新亮点如下:
1)本指南采用国际统一的GRADE 体系、证据质量分级标准。
2)既参考国际权威哮喘指南(GINA),又有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在阅读了一万多篇由中国人发表的哮喘相关论文的基础上制定(中文文献9800余篇,SCI文献约2000篇)。参考文献有1/3是中国学者的研究论文。
3)根据中国国情,选择适合我国临床现状的诊断治疗方法。例如,诊断标准分为典型哮喘和不典型哮喘的诊断标准,目前三个不典型哮喘的发现,二个首先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再比如,GINA指南第五级第一个选择是抗IgE抗体,把口服激素放在第一个,具有可行性。还有茶碱,中国患者应用小剂量即有效,不良反应小,和西方人不一样。
4)所有哮喘学组专家全部参与指南修订工作,老前辈和基层医务人员均参与的评审。
在启动仪式后,共识和指南的组长副组长成员、多学科代表专家就来自《华商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中国医学论坛报》、《医师报》、《搜狐健康》等众多媒体界提出的问题做了专业的解答:
专家们强调:
• 呼吸领域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雾霾、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非常巨大,是需要全国各界还需努力改善,尤其是呼吸学界应首当其冲;肺癌、慢阻肺这类呼吸系统最难治疗的疾病早期干预可使患者获益,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公众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关注。
• 《雾化共识》和《哮喘指南》发布的首要意义,在多学科规范化雾化吸入治疗以及为中国的哮喘患者提供更适宜的治疗方案。
• 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慢阻肺和哮喘的急性发作需要社会各界引起重视。此次《雾化共识》和《哮喘指南》的更新凝聚我国众多哮喘治疗专家心血,将规范基层医生的治疗理念和方式,赶超国际水平。
• 呼吸治疗学组刚刚做了一个机械雾化治疗的视频教材。用实际的教材帮助大家做好这个事情,通过指南的发布和以后视频教材的普及,能够让更多的患者接受到最先进治疗的方法和理念。
• 中国儿童哮喘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尤其对于婴幼儿而言,其免疫系统并不完善,容易因感染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给药方式非常方便,非常适用小婴儿,不良反应少。多项研究显示,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
• 耳鼻喉科需要使用雾化吸入疗法的疾病,比其他呼吸科疾病更为复杂,也更为多样化,需求量也更大。本次《共识》的发布为耳鼻喉头颈外科的临床工作带来诸多获益,更重要的是,也使更多患者接受到规范的雾化吸入治疗,改善病情。
如果说通往指南和共识管理之路长达100公里,那么,本次的制定和发行仅仅是刚刚完成1公里,余下的99公里需要广大临床医生携手同行,正如钟南山院士和王辰院士所说,此次《雾化共识》和《哮喘指南》出台后,各级基层医院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无论是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都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希望通过此次雾化共识的推动和促进,使广大从事呼吸系统疾病领域的医护人员深入学习、理解共识和指南内涵,共同推进呼吸疾病的规范防治并积极开展临床实践,造福更多患者。
附专家名单:
雾化共识专家组成员:
组长:王辰(卫生部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组长(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陈荣昌(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康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林江涛(卫生部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沈华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文富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蔡绍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呼吸内科);车国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崔永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代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黄茂(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李为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梁宗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伦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瞿介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申昆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王长征(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呼吸内科);王秋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肖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内科);杨岚(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应颂敏(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詹庆元(卫生部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郑劲平(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周建英(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周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
执笔专家(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蔡绍曦、车国卫、崔永耀、代冰、黄茂、林江涛、沈华浩、申昆玲、王辰、王秋萍、文富强、应颂敏、詹庆元、郑劲平、周建英、周新
哮喘指南专家组名单
钟南山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沈华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林江涛 中日友好医院
周 新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王长征 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赖克方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荣玉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 靖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万欢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董 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蔡绍曦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吴昌归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唐华平 青岛市市立医院
黄克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
刘春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孔灵菲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先胜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金美玲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黄 茂 南京医大第一附属医院
谢 华 沈阳军区总医院
孙永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
苏 楠 中日友好医院
郭雪君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咨询专家组名单
钟南山 院士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 辰 院士 中日友好医院
黄绍光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王光杰 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 萍 教授 沈阳军区总医院
殷凯生 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