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 医师助手 医疗技术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

2017-04-07 阅读(3354)

【“名医”猜想对“心脏骤停后大脑不可逆损害时间6分钟的”理论分析和合理猜想 。

对于每一个临床医生来说,心中都有一把尺,那就是,心脏复苏必须争分夺秒,因为大家心中都有一个数据,心脏骤停后6分钟就会出现大脑不可逆损害。有的书说的是6分钟,也有说是4-6分钟。内科学第七版,第230页第四段就提到了这样的结论。


我们又都知道,教科书,是惜字如金的,每一句话,都可以用大篇幅的数据来证实,反过来,每一句话都是大量数据分析总结出来的真理结论。对于一个医生而言,我们不但要知道这个结论,还要知道为什么得出的这个结论。正所谓,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猜想之一:


笔者思考:心脏骤停→循环停止→氧运输障碍→没有新的氧运输到全身→全身存储的O2能维持多久呢?会不会就是6分钟?怎么计算人存储的O2能维持多久呢?


在第七版生理学第132页,第五章“呼吸”章节中,有这样几个数据,一个体重为70Kg的人,体内存储的O2大约1500ml,在基础状态下,机体的耗氧量是250ml/min,体内存储的全部O2仅够维持机体正常代谢6min左右。


笔者猜想,6分钟这个数据应该是这样来的了。

猜想之二:


上述计算的准确性,是基于体重和基础状态,不同体重的人身体存储O2含量肯定有所差异,且不同病人的新陈代谢状态影响着机体当时的耗氧量,所以就有了4-6min这个更加科学的时间段。


另外,随着心肺复苏知识的更新,CPR由原来的ABC改为了CAB,把呼吸的地位下降了,却把循环的地位提高了。笔者猜想:当心脏骤停后,体内存储的O2仍然需要心脏泵血来完成O2的运输,若没有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这体内存储的O2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那么这个理论数据4-6min就是假象,可能2min大脑就不可逆损害了,因为此时身体尚有存储的O2,缺因为循环停止造成氧运输障碍,而引起组织细胞无O2可用。所以,在大量的数据支持情况下,新的CPR指南于2010郑重申明,强调了胸外心脏按压的重要性,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可以保证大脑在6min内尚且有O2可用,6min,或许可以让心脏复苏恢复动力,大大的提高了CPR的成功率。不过,这仅仅是理论猜想,尚缺乏科学证据。



来源: 爱爱医
网友评论 已有 0 人评论 点击查看>>

评论列表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