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性疾病成脓期采用电火针治疗仪行“火针洞式引流术”,能使烙口内壁产生焦痂附着,形成一个内壁光滑的圆形通道,使脓液通畅排出,可达到“腐去肌生”的效果。临床实践证实,该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条件要求不高、痛苦小、出血少、经济有效,疗程短、疤痕小、乳房无变形、不影响日后哺乳、病人容易接受、易于推广等优点。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主要器械药品准备
1.电火针治疗仪。
2.银质球头探针、带孔探针。
3.提脓药捻。
4. 2%利多卡因。
5.一次性注射器。
6.不锈钢硬刮匙。
7.金黄散。
8.小、中、大号棉捻。
(二)选择体位
常用体位有侧卧位、平卧位和半卧位三种。体位的选择主要以脓肿的部位和深浅、方便术者操作及有利于脓液排出而选择。于脓肿下方放置一弯盘(以备盛脓用)。
(三)消毒麻醉
在脓肿局部用碘酊和75%酒精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作进针点及针道局部麻醉,以注射器回抽见脓液为度。
(四)探测脓腔深度
用空注射器于拟烙口处进行穿刺抽脓,边进针边回抽,当抽到脓液时,即停止进针,并固定针体,测量皮下至进入组织内针体的长度即为脓腔的深度,以此作为火针烙口深度的参考依据。
(五)选择针具
要求针尖锋利,针体均匀圆滑,粗细适宜。针体的长短粗细,视脓腔大小深浅而定。脓腔小而表浅者,宜用短针细针,可选用1.5mm×40mm的细针;脓腔大而深者,宜用长针粗针,可选用3.0mm×85mm的粗针。
(六)正确进针
选好进针点,定好进针方向和深度,这是确保火针刺烙引流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火针技术操作的关键。
1.进针点的选择:进针点应选在脓肿明显波动的低垂部位以利引流,并尽量避开和远离乳晕,以防伤及乳腺主导管而导致漏奶。
2.进针方向:左手顺脓腔方向提取乳房,右手持针具。要直刺脓肿中部。若进针偏斜,由于组织牵引和压力的作用,刺烙通道内口可能受压,会使引流不畅影响引流效果,尤其对部分坏死组织尚未液化的脓腔。
3.进针深度:以参考前述所测的脓腔深度,针尖应进入脓腔0.5cm~1cm,进针深度不够,针尖刚进入脓腔,则内烙口太小,易被稠脓坏死组织堵塞,造成引流不畅或阻碍。但也要避免进针过深,以免损伤正常组织,尤其是血管和神经。
(七)掌握针温和针速
这是火针刺烙操作技术的另一关键。
1.针温:火针的适当温度,是使烙口组织产生焦痂,形成一坚实而光滑的引流通道并能止血的重要条件。因此针体需加热至红透发亮才可进针。
2.针速:决定于脓腔的大小和深浅。脓腔小而浅者,脓液少,易排出,针速易快,速进疾出,不转针,不停留。对大而深的脓肿,因排脓通道长,脓液多,往往还有块状坏死组织,排脓时间长,为使引流通畅彻底,要有略宽的排脓通道,故快速进针后还需将针体转动一下并稍停片刻,再退针,这样才可形成一个良好的引流通道。
(八)引流排脓
乳房脓肿经火针刺烙形成了光滑坚实的通道,拔出火针,脓液即可自行排出。为促使排脓,术者可用手轻轻揉抓脓腔壁,或轻轻加压,使脓液尽量排出。如坏死组织阻塞烙口,可用蚊式钳将其夹出。术后置入提脓药捻引流。乳腺红肿处用金黄散水蜜(金黄散用适量水和蜂蜜调配成膏状)外敷以清热消炎。弹力绷带包扎固定。
(九)术后换药
术后前3-7天,每天排脓并置换引流条1~2次。换药时用刮匙搔刮及棉捻捻除脓腐后,在探针引导下尽可能向不同方向打开的脓腔分别置入生理盐水纱条或无菌乳胶片引流,尽量使各个脓腔达到同时引流直至脓尽为度。脓尽后不再放置引流。若脓腔内无坏死组织,且为皮瓣红活的阳性疮面,B超探查无残留脓腔,血常规检查正常时,可予收口。对内腔较小(长径小于5cm)者,用棉垫或蝶形纱块直接加压绷缚,蝶形胶布牵拉引流口以收口;对内腔较大(长径大于5cm)者,用棉垫或蝶形纱块从上向下逐步加压绷缚,使新生肉芽组织从基底部生长,引流口暂保持开放,防止引流口浅表部组织过早粘连而致假性愈合。待脓腔明显缩小后,方予蝶形胶布牵拉引流口收口。换药时间为每3天1次。脓腔及引流口愈合后,伴有慢性炎性僵块者,用四子散(白芥子、莱菔子、苏子、吴茱萸各120g布包)药包热敷乳房僵块处以理气化痰、软坚散结,避免复发。
二、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乳腺炎成脓期,尤其适合多房脓肿和深部脓肿。
三、禁忌症
1.乳痈初起未成脓者。
2.慢性炎性僵块。
3.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4.精神障碍者
5.精神过于紧张、饥饿、劳累的患者,以及大醉之人都应禁用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术,以防止出现晕针等不适,须待不适症状缓解后再行治疗。
四、注意事项
1.必须探清乳腺脓肿的位置、数目。深部脓肿如乳腺内脓肿及乳腺后脓肿,因位置较深,局部表现不明显,容易忽略,易致传囊。故应警惕位置较深的脓肿,特别是乳腺后脓肿。切勿在火针时仅刺烙浅在的或较大的脓肿,而忽视深部较小的脓肿。术前配合B超检查有助于明确脓肿的位置和数目。
2.穿刺点应选在脓肿明显波动的低垂部位,并尽量避开和远离乳晕。若多发脓肿,应选择可以辐射到各脓腔的低垂位,以利多发脓腔的引流。
3.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时方可施术(空腹血糖不超过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1.1mmol/L),后续换药期间仍需注意将血糖控制在稳定状态及无菌操作,以避免术口延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