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中国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多年来居高不下。然而,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尤其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正在得到显著改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周承志表示,尽管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改善是显著的,但要实现“慢病化”仍有一段距离。
在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较大,约80%至85%,而在这些患者中,EGFR突变阳性患者占比高达40%至55%。EGFR是一种肿瘤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当其基因突变阳性时,会导致肿瘤快速生长和恶性增殖。
传统的靶向治疗通过抑制EGFR的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EGFR-TKI),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病情,延长生存期。然而,周承志指出,尽管这种治疗方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单纯接受靶向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尚未达到5年,这意味着他们仍未能完全实现“慢病化”。
然而,免疫治疗的崛起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周承志表示,对于已经对靶向治疗产生耐药性的患者,通过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和血管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能够再次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增加20多个月的生存时间。
最近,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创新药被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第七项适应症,用于EGFR突变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TKI耐药后的治疗。周承志认为,随着更多创新药物被纳入医保目录,患者的经济压力将减轻,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和更长的生存期。
尽管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但要实现“慢病化”仍需更多的努力。通过结合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手段,以及不断推动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我们有望在未来看到更多的肺癌患者能够实现长期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